7月,随着暑假的到来,旅游市场迎来旺季,亲子游、研学游热度飙升。
在制定行程的同时,部分消费者选择将保险产品列入随行清单,为旅程系上“安全带”,更好地规避个人风险。在此情况下,目前哪些保险产品可对假期出行的风险予以保障?在投保时又有哪些问题需要留意?
亲子客群成出行主力
根据需求理性投保
今年暑期,亲子游仍是出游主力。多家平台数据显示,暑期出游用户中亲子客群的预订占比超过三成,其对于中长线旅游目的地需求旺盛,研学旅行、避暑海岛及品质化出游方案热度不减。其中,亲子游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,持续时间约一个月。
在假期旅行途中,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,意外伤害风险也随之增加。对此,保险人士建议,可通过购买旅游意外保险来为自身和家庭提供风险保障。
旅游意外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旅游过程中,因遭受非本意的、外来的、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,致使死亡、伤残、医疗费用支出或住院治疗时,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。如某旅游意外险产品,保障范围包括意外身故/残疾、高风险活动意外、猝死保障、乘坐交通工具意外、意外伤害医疗费用、意外住院津贴、旅行现金损失、随身行李物品损失、个人旅行法律责任等。
整体而言,旅游综合保险保费并不高,但保额较高,且保障灵活。在投保时,支持按天投保,可自由选择保障时间,价格区间通常为几元至几十元。消费者可以提前做好出行保险规划,通过充分比较,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。同时保险期间应覆盖或略长于旅游时间,以免在旅游行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,因保险到期而失去保险保障。
需要留意的是,根据出游计划的不同,投保意外险的种类也有所区别。如海滨海岛目的地是亲子亲水避暑的热门选择。如计划选择潜水、冲浪、探险等高风险运动时,由于部分旅游意外保险将其列为除外责任,在此情况下,还须附加投保高风险运动意外伤害保险。
出境游市场走热
留意紧急救援服务条款
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开启,出境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。多平台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暑期旅游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5%,其中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增幅高达60%。出境研学市场同样热度高涨,新加坡、澳大利亚、英国等成为首选目的地。
由于境外游涉及语言、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,风险问题较国内旅游更为复杂,也更加需要保险“护航”。
保险人士指出,境外旅游最常见的风险包括意外伤害、突发疾病、个人财产遗失或被盗、行李延迟或丢失等。目前保险公司推出多款境外旅行保险,从保障范围来看,主要包括紧急救援、个人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、旅游障碍保障、个人财务保障、个人责任等方面。根据保障额度、保障期限、保障内容不同,保费在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。消费者可以根据旅行目的地、是否参加高风险运动、旅行时间等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保险产品。
具体来看,在确定医疗保险的保险金额时,可以参考旅游天数、旅行地区的医疗费用水平等因素。有的国家(地区)还将购买医疗保险作为申请签证的前提,比如赴申根国家旅行必须购买保险金额不低于3万欧元的医疗保险。为便于理赔,可考虑选择带有提前垫付医疗费用条款的保险产品。
同时,带有紧急救援服务条款的保险产品可作为优先选择。保险人士提醒,不管游客购买哪种境外保险,医疗救援、紧急救援服务均非常必要。如购买的保险产品带有紧急救援服务条款,游客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急性疾病时,拨打保险机构提供的救援服务电话,便可获得紧急救援或医疗服务。保险合同还可约定,由保险机构承担游客医疗运送和送返、直系亲属慰问探访、紧急搜救等相关费用。
投保境外旅行保险时,还需仔细阅读保险责任条款,认真核对保险保障范围、赔偿限额、责任免除等内容,并明确保障范围是否包括旅行目的地、是否有海拔高度要求、是否承保高风险活动等。
此外,在境外旅游时如遇到人身、财产损失,或遭受紧急情况,除第一时间报警外,还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,并留存与保险事故相关的证据,以便及时获得保险赔偿。
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